虽是删节版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已经很震惊,回来把MSN签名换成“观《色戒》,竟无语凝咽”。
一起看电影的三个女生在回来的路上总结:“李安理解了张爱玲。”而且不止于理解。比理解更多。
关键词:尊重
看电影的时候,不知怎地,我尽去注意些不相干的事。但从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足见电影对原著的尊重:汪伪政府官员太太的制服——罩钟似的黑斗篷,用黄金作链扣;易家的土黄呢窗帘;王佳芝的胸部从无到有……除出这些不相干的事情外,旧上海的街区、王佳芝等车的咖啡店、印度人的珠宝店、在合适的时候用到的普通话/上海话/广东话/四川话/英语/印度话……真是“戏假情真”,一丝不苟。
关键词:扩充
对任何成名作品的续写、扩写、缩写、改编都是吃力不讨好,最易惹骂名的。自李安要拍《色戒》的消息公告天下起,作为当今世界最大、最松散、最能藏污纳垢、最会内讧的民间无组织粉丝团之一的“张迷”就开始储蓄唾沫和最恶毒的街骂了。
李安让张迷们的储蓄浪费了——至少是大部分的张迷。不仅原著的精粹保留得很好、表达得到位
本来不想把李安的电影《色|戒》与张爱玲的小说放到一起来评论,因为正如我在先前的影评中所述,电影已经是艺术加工上的艺术再加工,从政治的角度看它究竟有几分忠实于史实,有没有“正确”的刻画抗日革命者等等都是近乎荒谬可笑的评论方式。但这样的比较近来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有些话,也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了。
张爱玲的小说尽管也是同一个故事,但叙事角度与电影的差异是很大的。王佳芝在书中是绝对的主角,简单的情结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易先生,都是围绕着王佳芝的个人悲剧来展开的。尽管故事的背景是抗日,但这个故事却可说是完全脱离了抗日的大背景的,它可以被放到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去加以改编,讲述王佳芝作为女人在理智与情感当中的挣扎。性爱对于王佳芝只是丰满情感强烈程度的注脚,强烈到在任务的最紧要关头能够为了感情“什么都顾不上了”。在这样的写作目的下,性爱的细节并没有必要被细致刻画出来,用“洗了个热水澡”一句传神就足够了。而书中的易先生,从头至尾对待王佳芝的感情都称不上是爱,那仅仅是一种感动
李安成份分析(完整)
实《色•戒》是可以好好说的,苹果日报的那个陶杰从丁默邨、郑如萍一直扯到市场学,感官世界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扯淡扯了三个月,事无巨细,能说的地方都说了,却始终没谈最核心的部份---就是电影本身。
当然,我也无心要解析电影本身,电影中的色欲横流交纵末世的光景,只匆匆一瞥,也可见李安的气韵与底色。
写这些,是觉得李安还蛮有意思的。现今中国(华人)拍片能一直维持水准的导演不超过五位,李安是100%不会失手的,贾樟柯有80%的可能不会失手,杜琪峰的问题倒不在于会不会有失水准,而是他风格成熟,面临的是瓶颈问题。周星弛倒是斜里杀出来的人物,至少在接下来的三部电影里还不会技穷;而其余,徐克,许鞍华、谭家明这些新浪潮人物都已成形,好坏都是这样,也起不了风浪了。吴宇森---我只能说,上帝保佑他!陈果,太执着了,按他自己的艺术路线走下去,估计很压抑;彭浩翔还算是个希望,但-----不一定,他是个能拿稳水准的人,且自成的风格也难吃定大众。尔小宝,有想法,没才华,刘伟强、麦兆辉太捣腾了,不沉稳
“色,戒”《色戒》电影与剧本之差异探究(连载版草稿)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labanchina.cn/a/id-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