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李安把中国式烹饪揉进家庭情感戏码之中,一部《饮食男女》成功完成了他的“家庭三部曲”,表现中国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在这部影片达到顶峰。影片也斩获了多项大奖,被誉为1994年台湾最佳华语片。
电影从饱含复杂情绪的食物烹饪开始,通过镜头语言都利落交代主人公的现状和情绪。作为家庭中心的寡居父亲老朱,既有着和他的主厨地位相呼应的骄傲倔强,也有着烹饪之道中蕴含的克制。像所有中国式家长,对女儿既有霸道关心却又隐忍不流露
我知道结局的,很久前就知道,就是一直没看。
懒洋洋地看着十多年前的片子,居然慢慢微笑、兴奋起来。是的,美食、感情当然是有趣,但是片子背后的那个会心笑容,更有意思。李安,果然不简单。
中国文化中的微妙滋味,拿捏地到位、入味。这就高了很多聪明人一筹。小细节、小角色,都是小心翼翼安排。很多都是中国人的幽默,中国人的自负,中国人的苦恼,中国人的解决。想来老外只能看着各种美食暗咽口水,这个时候中国人可以很不客气地提醒一下:诶呦,您这是看到哪里去了呀?
喜欢的地方太多。到是早就知道的结局,还是让我又吓又笑。这个还真是厉害。归亚蕾这种老戏骨,深入浅出,该重彩的地方浓妆,该轻掠的地方淡抹,由半分羞怯、十分得意到恼羞成怒,滴水不漏,让人折服。郎雄一拍桌子,一语惊众人,也是出人意料。其他人等的表现,还都无可指摘。
等等等等,回头再看,才知道导演的这个埋伏早就搁那儿了。
片子开始,在操持饭菜时,老爷子就接了个电话,谁的电话,没有交代。但是,他却很耐心地教对方如何做清蒸鱼,听了对方一言
在第二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除去老爷子精湛的厨艺和一连串让人意外的人生轨迹不说,片中几处描写老爷子叫几位女儿起床的片段,倒是让我咂摸出了一丝新的味道。
老朱爱晨跑,晨跑前后,总会先去房里叫几个女儿起床。在第一场镜头里,老朱先是跑到家宁房间里,喊着“宁宁,宁宁。”又走到她床边,摇了摇家宁的肩膀,说着“起来啦,懒骨头。” 接着走出房门看了看已经没人的家珍的房间,最后走到了家倩的房里,先是敲了敲房门,走进房间后看到睡在桌边的家倩后,快步走到桌子跟前,清了清嗓子就喊“家倩,起来了。”接着还数落了她两句“都说了这种姿势睡觉对你身体不好,你知道吗?” 而刚刚起身的家倩立马就回了嘴“医生还说慢跑对你背不好呢。”
单是这第一幕起床,便或多或少可以看出,老朱和几个女儿之间的关系。
叫小女儿时,老朱喊的是家宁的小名,之后还说了句“懒骨头”,这些都是一种疼爱和宠溺的表现,证明父女间平日的关系不错。
叫二女儿时,推门一看没在床上睡,脸立马就拉下来了,之后走到桌子边喊醒了家倩后跟着就责备了两句。于是一大早上
果然李安的电影没有这么简单,看了第一遍,觉得离谱,一看各种评论,发现更加离谱,于是观影过后的几天总是时不时想起这些离谱,才发现原来这部电影真的需要细品。
影片开头老朱不知道接了谁的电话:“现在不说等什么时候”,当时没搞懂,以为是她对其中一个女儿的唠叨,看到结尾,恍然大悟,原来老朱和锦荣在一起是有迹可循的。还有老朱给锦荣的孩子做便当,当时以为只是一个疼爱孩子的老人,后来才发现没这么简单。但是不管怎样,老朱与锦荣在一起的结局真的是离谱,我有点难以接受。
饮食总有多种滋味
总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放着一样东西,在磁场的影响下会对它充盈周而复始的敬畏,对周遭其他事物多么的漠不关心都不打紧,但对它就是天生的肯俯首称臣,甘愿为奴为婢。
这种感觉就是时尚杂志常写的: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饮食男女》的朱老爷子心底美好的事物大抵就是各种食材,对它们情不知所起的挂念,就好似对亲人对故友对旧居的挂碍。
稍微懂点烹饪的人都知道,电影里那些食物烹调特写镜头饱含复杂情绪:就算它们断断续续甚至没法子拼凑完整,但因此而旁生出的不似声张也便嵌有了不置可否的克制。
“有关于热爱的一百种表达”,《饮食男女》里朱老爷子一家给了大家最精辟的诠释。
《饮食男女》李安的“家常菜三部曲”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labanchina.cn/a/id-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