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听崔明慧的课,她给老外学生放《活着》,放之前先问他们如何理解“to live”,一个高个男生第一个叫起来“struggle”。他是信口说出来的词汇,我却还是微微一震,果然是文化差异。第二次看这部片子,私以为它是要和老谋子的其他作品划开界限的,没有炫技的宏大场景和繁复形式,镜头回归平淡内敛,难得屏息凝神说一个好故事,虽然这故事是余华的。
四年前看小说,两年前看电影,今日温故,在频繁出现的命运转折点面前,仍然要努力遏制住头皮发麻,噙住眼泪。尽管电影里删去了余华小说中的一些更加令人扼腕击节的精髓,加入了张艺谋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依旧无法抹去个人在命运车辙碾过时所显现出的韧性与无措之间所迸发出的巨大张力。TO live是将来时,我们无法回头,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走。也许老外看不懂,为什么在创痛巨深的屡次袭来时,福贵们没有选择抗争,而是近乎平静地接受,这是绵延数代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解释便是:因为我们都将死很久。电影是原著最大的不同在于
我到现在还记得高考完那个暑假某一天半夜一口气读完《活着》的小说的时候那种喘不上气的压抑感,今天又是半夜看完电影版,那种感觉轻了很多,因为我已经把小说剧情忘了,又去查了一下才明白,这个区别大概在于导演给了福贵一个比起原书里好得多的结局,万二喜,老板,外孙,都还在身边,而书中他只有那头名字和他一样的牛了。
这个better ending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导演对观众的仁慈,但也导致我看了一半就想好的评语 中国版的《阿甘正传》差了挺大的一口气
这部电影太神作了,记得小学或初中第一次看,根本看不懂,太小了无法理解电影深层次的内涵,也没能体会到反讽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可最近重看了一遍,打开了我认知的新世界,从各个方面深究都会启发不一样的思考。
首先,从我们现代的思想来看这部电影,实则是带着上帝视角去看的。所以才会有先进思想回望落后思想时的批判。但如果本身就是身处那个环境呢?为了活着,谁又能担保自己能做的比富贵好?
第二,当一个环境里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认知或信仰时,那只要有不一样的声音出现
我是说原著小说的悲惨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结局被修改的温暖了
总觉得怪怪的
巩俐演技不错 我喜欢
【活着】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labanchina.cn/a/id-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