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原作一篇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叶蔚林
一
这五个女子,生在一个村里,吃一口井水长大。高矮胖瘦不一,各有各的脾性,可是却相好得要命:要活齐齐活,要死死一堆。明桃最大,拍满二十一,金梅最小,才吃十八的饭;中间,桂娟二十齐头,荷香和爱月都是十九岁。虽然自家各有名字,但另外还有个共名——“赔钱货”。父母说,大家叫,祖上就这么喊过来,听惯了,也就不当回事。她们大字不识一个,不识字要什么紧?照样晓得剪鞋样、纳鞋底。一锥一个眼古,麻线扯得嘶嘶叫
台湾拍的版本叫《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陆拍的版本叫《出嫁女》,两个先后一起看了。相较来说,个人喜欢大陆版本,讲得更好一些,也加了一些导演自己的想法。
看过两个版本的电影过后,顺便读了一下小说,小说简短干练,毫不拖沓,所以台湾版拍的有点过长。
小说中似乎明桃的故事没有独立成段,也没提及明桃将要嫁给痨病鬼的事情,只提及不愿出嫁,小说中更没有《出嫁女》中明桃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之间的不伦(弟弟总想摸姐姐胸部,理由是“反正不能把姐姐便宜给了痨病鬼”,小说中更没有明桃乱亲弟弟的镜头,“和痨病鬼相比,弟弟怎么说也是身体正常的男性,明桃一时迷乱”),所以《出嫁女》中加了这些感觉更好。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较小说多出了金梅的故事,她的姑姑因为生不出孩子被休回家,疯了。
小时候,在我妈工作的电影院里看过,但因为那天放时,我妈快下班了,所以只看到开头就回家了,也就是她们几个一起上吊,后来就没有看了。后来一直都想知道她们为什么要上吊,也一直不记得名字,但因为几个女人很开心的集体上吊 的情节在电影里实在少见,所以最近突然一看到名字,就觉得应该是儿时看到的那部,看了介绍证实就是那部让我想到现在的电影。
虽各有各的名,但她们还有个共名——「赔钱货」。
被订亲、为爱出逃、最后被活埋的嫂子,大喊着“弄死了”后痛哭的哥哥究竟为何而哭?怕只是在可怜自己。
大的不中用所以保小的,一边是滔天的“男的!男的!”和新生婴儿的啼哭,一边是垂钓着的、血淋淋的、自家姐姐的双腿。
“女人活着不就是为争名分二字。”,因为生不出一儿半女而被扫地出门、到了兄长家还要被众人嫌弃丢人的姑姑。
孝顺儿子给七十岁的妈妈作寿,村里谁人不夸,结果满桌的丰盛菜肴,男人们吃喝笑骂,老寿星只能躲在厨房
除了偶尔的湾湾口音看不出是台湾电影。一个小说同年大陆和台湾竟然各拍了一次
大陆拍的更加紧凑 全面 残酷真实。比如姐姐生孩子的故事,大陆版按照小说里强调了姐姐姐夫感情好,看起来已经避免了夫妻不和、姑嫂矛盾、家庭压迫,似乎很完美了。仍旧逃不过残酷的生育和迷信之害。台湾版把这个略掉了。
比如通神的大仙,她诱骗年情的姑娘们去逛花园不是义务劳动是骗钱的。台湾版没有交代这一点就很突兀。
大陆版风景选的也是南方景色,比较美丽。台湾版俨然大西北,黄土遍地,光秃秃的。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关于小说和电影中明桃故事的不同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labanchina.cn/a/id-6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