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个感觉是确实不错,但不是我想像中的抗战历史片,纯粹就是中国版007谍战动作片。可惜不能搞一个系列:杨子荣之智取威虎山,杨子荣之渡江侦察记,杨子荣之喋血卢沟桥。。。。。。只要放下节操,海阔天空放飞想像的翅膀啊!
以下要剧透了啊各单位注意!
~~~~~~~~~~~~~~~~~~~~~~~~~~~~~~~~~~~~~~~~~~~~~~~~~~~~
当然好话赖话大家都说尽了,没噱头了,我便来八一八此片当中那感(莫)人(明)至(其)深(妙)的言情元素。话说这座山雕崔三爷虽然是反派大boss各种不招人疼,但确是集专情痴情以及情深无悔于一身的言情南竹范儿,有理有据:
专情:这个大家有目共睹,我讲都不消讲,三爷身边就这么一个女人,专宠独一份儿!您要说这是因为三爷阴狠残酷,身边女人都一个一个折磨死了这个其实也活不久?您再看看下边这条。
痴情:三爷对马青莲什么态度,咱不用看三爷的表情,那是从无数的侧面反映出来明明白白:这威虎山上当家的们都是什么人物,平时吆五喝六一言不合掏枪就毙的货,还不都低眉顺眼地称“嫂子”,谁敢造次?凡那些被“嫂子”作死缠上的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片头那部分都吓傻了,要是那段破玩意再长30秒,我绝对会站起来挥手朝着后面的放映室打信号。我知道那个时候电影厅里所有人都如坐针毡,就等着有这么一人勇敢地站出来,说出大家的心里话“大哥你是不是放错片了!?”。
我绝对不是一个反对搞情怀的人,更不排斥主旋律,但这样的煽情手法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烂之一。在我看来,吸引人们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最真实的情怀,上一辈的且不说,就我的年龄,样板戏我是没看全过,但故事里的主要人物也算耳熟能详,就冲这些观影目的,实在没必要搞一段撇脚的时空对接。而且,我怎么也不觉得一个在国外工作小年轻,能够代表这一代人身上本就稀薄的革命情怀。也许这样设计的原意,就是让这个角色在一群朋友里显得鹤立鸡群,不过在我看来,只是无比的别扭难受。
好在进入正片以后,一切都不那么重要,接近两个小时的片长几乎一晃就过去了了,每一分钟都是浓浓的武侠风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战斗场景角度繁多,不愧为一部精彩的视觉大片。3D效果也很有诚意
在2014年贺岁档的前半场,姜文的《一步之遥》与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正在上演冰火两重天的故事。
虽然《智取威虎山》远不是徐克最好的作品,但比较《一步之遥》的高开低走,评论两极,“威虎山”所展示出来的工整细致,对红色经典再度诠释的新意与勇气,以及对市场和观众的尊重,显然更加能够获得掌声。
我们对国产主旋律战争电影已经吐槽太久,陈旧的角色设置,固化的矛盾冲突,老套的情节桥段,虚幻的口号与泛滥的抒情,再加上完美无瑕的伟光正主角,以及无底限弱智化的反派,使得所有此类电影看上去都千篇一律,了无生趣。这些年,主旋律电影一直游走于商业院线之外自娱自乐,其中有体制饲养、制度审查等客观因素,但多数时候,还是创作者的自我隔离与裹足不前。有突破意义的主旋律屈指可数,冯小刚的《集结号》,陈国富与高群书的《风声》,以及群星熠熠的《建国大业》,大气候来看,电影在此类型上的创作探索,甚至还不如电视剧走得远。
如果以好莱坞的标准看,《智取威虎山》应该是目前完成指数最高的,无论理念、叙事以及技术等各层面
“智取威虎山”人气!借样板戏的壳,抒发武侠的义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labanchina.cn/a/id-6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