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聶華苓走過的一生去寫中華民族近代歷史。聽到白先勇說,在這十九、二十世紀的中國,看到的是中國人的流離和失落;丁玲的一段,我看見表面的女性堅強背後是歷過的辛酸。我黯然。近日的搶奶粉事件中我在想,放下一點香港人VS大陸人互相的仇視吧。做近代的中國人其實很慘。不要跟我說我們活在沒有戰爭的世代,我們穿得暖吃得飽──我們根本就是活在是非顛倒的亂世。即使沒有飽讀,as一個中國人一定也略懂中國文史哲學、傳統文化,禮義廉恥、謙厚、尊重等等的價值,為何我們會將我們的美德拼棄,剩下只有那些劣根性?如朋友所說,為何我們同根同源,但中國人也要看不起中國人,要架起敵對的關係?
說回聶華苓,是這個女人的隨性與活力讓「國際寫作計畫」得以作出重大貢獻。忘了是片中哪人說的了,他說創作者最終的創作目的,關注的應該是「人」。想起她做人的態度,我想她左右派也不討好,是因為她的包容,她喜歡大家暢所欲言,she doesn’t care where you come from,她明白自由,她關注的是humanity,就是人心、人性吧。
聶華苓的舊作寫她經歷由中國人、台灣人再…
《三生三世 聂华苓》三生有你,一世不逝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labanchina.cn/a/id-7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