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t.1997》
前苏联,1991年12月25日解体。我想,本片主人公Danila Bagrov或许可以解读为那个解体后的俄罗斯主体。
这个参加过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11日)的职业军人,凭借战斗磨练与素养,轻易地扫荡了一回城市黑恶势力。
可见,解体后的俄罗斯虽然物价飞涨、美元横流,顺带着漂浮起层层所谓势力团体,但都经不住打击力量!
而片中的德国人,他们穷困潦倒,生活在公墓中,但依然帮助主人公勘定行动中转地、治疗伤口、掩埋敌人。这些过去是对手的人形符号,是预示俄罗斯哪怕解体,依然可以得到欧洲伙伴的尊重与协助?
片中主人公从黑帮手中解救出一名音响师,且整片贯穿主人公喜爱流行乐的线索,是表述俄罗斯离不开艺术,无论艺术的形式如何变?还是说导演在呐喊,艺术家、电影人需要呵护?
片中主人公从乡下老家来到彼得堡这个大城市,接触了二位女性。一个电车工人,有夫之妇;一个混迹街头,麻醉自我的年轻女孩;或许是表示,俄罗斯需要关爱,需要来自底层人民的自发拥护,可惜,似乎工人女性更爱丈夫,吸毒女孩更爱金钱与毒品。
这些,应该都是…
其实小谢只是个文艺小青年,可惜的是暴力却在不时找上门。
起先是偷看人家拍MTV把保安的手给打断了,然后走到大城市里找哥哥看下有没有其他的出路。 结果这个亲生老哥却叫他去杀人,而且只给买命钱的十分之一。
小谢认真踩点准备,但第一次始终是第一次,任务完成还是挂了伤。还好有这个城市里的女司机还有流浪的德国人帮助下又恢复了。
德国人说,对俄罗斯人来说是好事,对德国人却是死亡。很喜欢这几个在大城市下的底层配角,有点钱就买药嗨的文艺女青年,白天摆摊晚上呆德国士兵坟墓的德国人,有家暴的偶尔偷腥的女公交车司机。都是一个个底层的俄国人。有血有肉有义情
至于主角小谢嘛,年青呆过军队,做个文员,出来后却不愿呆与暴力有关的行业,公安,杀手,都不是他的菜。他只是偶尔文艺下,听听民间乐手,谈谈情说说爱,有交心的朋友,有心爱的女人。
可惜的是城市是个巨洞,把每个人都吸进去了,昔日的朋友,亲人,爱人,都一一在生活的压力下,在物欲下变质了。最后分手时,德国人对小谢说,你也沉沦了。的确,在生活下,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里,有几…
“兄弟”《Brat.1997》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labanchina.cn/a/id-79407.html